台湾古早茶属于日月潭红茶。日月潭红茶可以说是台湾古早茶的特产之一,非常受亚洲各国茶友喜爱,也是当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茶叶之一。说到古早味,冲泡出来呈明艳清澈的红色,散发着一种醇厚悠长香气。它生长在日月潭的边上,它包含了台湾沉甸甸的家乡气息,它,就是日月潭红茶。
寻寻觅觅台湾古早味,沉沉甸甸日月潭红茶。日月潭红茶,源自印度阿萨姆红茶的茶种。引进印度大叶种阿萨姆红茶,种在日月潭附近,汲取天地之精华,茶树慢慢长大,茶农摘取鲜嫩的叶芽进行精炒细制,终成美好芬芳的日月潭红茶。
日月潭红茶贮存方法
生石灰贮存法,将茶叶包装好,分层环排于陶瓷坛四周,再把生石灰用布袋包装好放于茶包中间,密封坛口,放置在干燥,阴凉处。生石灰袋最好每隔1之2个月换一次。
木炭贮存法,取木炭1000克装入小布袋内,放入瓦坛或小口铁箱的底部,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其上,装满密封坛口,木炭应每月换一次。
暖水瓶贮存法,将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,然后用白蜡封口并裹胶带。化学贮存法,将新茶装入较厚的塑料袋中,并把除氧剂固定在塑料袋的一个角上,然后封好塑料袋。
台湾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,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,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。所以,储存乌龙茶必须像储存绿茶一般:防晒、防潮、防气味。不过,乌龙茶既然经过发酵的过程,则又比绿茶耐用了。
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、凤饼演变而来,创制于1725年(清雍正年间)前后。据福建《安溪县志》记载:“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,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。”
另据史料考证,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,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。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、福建等省外,主要出口日本、东南亚和港澳地区。
台湾乌龙茶的存储特点:
水分对台湾乌龙茶茶叶品质影响极大,成品茶的吸湿性很强,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叶绿素会迅速降解,茶多酚会加快氧化.含水量乌龙茶的标准是:茶5%,梗7%,把相当干燥的茶叶露置于室内,经过一天,茶叶的含水量可达7﹪左右;露置五、六天后,则上升到15﹪以上。
在阴雨的天气里,每露置一小时,含水量就增加1﹪。在气温较高适合微生物活动的季节里,茶叶含水量若超过10﹪时,茶叶就会发霉而失去饮用价值。
古早茶属于大浓香铁观音。
古早味,是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的一个词,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。古早味铁观音指的就是拥有旧时候的味道的铁观音。“古早”这个词在福建闽南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用得比较多,而且在看台湾节目时经常可以听到,比如古早味的食物,古早味的店铺,古早味的房子等等。
古早味铁观音从何而来:
古早味,怀念的味道。怀念,必是要回到过去的方式才能够重现那怀旧的味道。古早味铁观音,需要根据历史的制作方法,采用传统工艺制作,方能重现那旧时之味,即古早味。
老地方,老味道。铁观音,产自福建省安溪县,其产区群山环抱,峰峦绵延,常年云雾弥漫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西北有闽中大山为屏障,阻挡冬季干燥寒风侵袭,东南临台湾海峡,土壤大部份为酸性红壤,土层深厚,有机物含量丰富,享尽天时地利。
这里,历来就是生产优质铁观音的顶好地方。找回怀念的味道,还得寻宗。